新闻中心
《广州港志》出版 | 记录广州港口变迁 传承海上丝路文化
来源:广州出版社 作者:广州出版社发布时间:2020-03-03
原广州市市长、现任广州市人大主任陈建华欣然担任《广州港志》编委会名誉主任,并提笔为《广州港志》作序,他指出:“《广州港志》是广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张名片,它的意义在于记录了广州港在世界海洋文化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辉煌历程,成为广州开放性城市特征基因链中的关键环节,反映了广州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千年商都的地位。广州港蕴含广州丰富的城市特征,代表广州城市的魅力,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导向牌’、凝聚人心的‘吸铁石’。广州港在海纳百川的过程中,这种基因将不断强化和发展。
希望《广州港志》能够把前人和今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港口历史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激励今人,启示来者,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文化传承服务。”
2012年7月18日,时任广州市市长的陈建华市长在黄埔区现场办公会上,提出了编纂《黄埔港志》的要求。
2012年8月14日,广州港集团召开专题会议,对港志编纂工作进行专题讨论研究,初步提出了编纂工作方案,决定调整编纂方向,从原来的《黄埔港志》转为编纂涵盖整个广州港发展过程的《广州港志》。
在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广州市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组成编纂委员会, 同时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邀请由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暨南大学老师和学者组成的团队参与到编纂工作中,以提升志书的质量。
广州港南沙港区
2013年2月27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志办、文广新局、港务局和集团联合举行了编纂工作启动仪式。这是第一家市属国资企业启动志书的编纂工作。
经过紧张有序的研究、论证和筹备,2015年7月,由广州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联合发文,正式启动《广州港志》编纂工作,设立了编委会、编辑部、审查验收小组。
在编纂过程中,编辑部每月召开例会检查工作进度、分析研究问题、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编纂工作有序推进,从2016年2月第一稿成稿至2018年9月,编辑部不断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志书进行讨论、调整、修改、完善,重大的调整修改进行了八次,字数也从76万字进一步精简到58万字。2019年,编纂团队和广州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先后对《广州港志》进行了三次修订和校对,本书最终于年底完成出版。
广州是联通世界的桥梁,和广州城市振兴、广州文明发展密切关联。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主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已发展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在广州强化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的今天,权威性资料文献《广州港志》,把广州港的历史和现状,完整、系统、真实、准确地记载下来,对传承和发扬广州港厚重的历史文化,推动广州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